联系方式    |    在线留言 您好,欢迎访问这里是JN江南!

JN江南

客服热线400-666-7864
新闻动态

对话 iCAR 苏峻认怂听劝车家号发现车生活汽车之家JN江南官网

作者:小编    发布时间:2025-04-19 23:55:14    浏览量:

  

对话 iCAR 苏峻认怂听劝车家号发现车生活汽车之家JN江南官网(图1)

  预售 3 个小时收获 3 万多张小定订单,曾让奇瑞 iCAR 团队一度以为 V23 正式上市后会 “一把就爆”。

  2024 年 12 月 16 日 —— 苏峻以 iCAR 品牌首席产品官的身份在发布会上登台演讲,他心情激动、表达欲旺盛,从二战军车讲到 V23 不同于行业主流的圆形灯。但发布会结束后,因为定价争议,这位跨界造车的理想主义者遭遇进入汽车行业的第一次舆论冲击。

  发布会的争议源于 V23 在预售时只有 2 个版本,用户按汽车行业的营销惯例推测,其中相对低配的续航 401km 版本的实际定价将在 10 万元内。但发布会揭晓的最终售价,401km 版本仅比预售价降了 200 元,10 万元内只能买到预售时未被公布的续航 301km 版本。

  苏峻很快为 V23 不成熟的销售政策道歉,给预售用户赠送了更多积分。他说自己 “听劝”,所以 “跪下去没有一丝犹豫”。苏峻形容自己是一个非常现实的理想主义者——要先活下去,再谈理想。

  大多汽车公司 CEO 都相信终局论,三年或五年后幸存者不过 10 家,要提高生存概率就得造大众接受度高的车。苏峻却选择做少数派,他想做一款特色小众车,不怕慢热,长红就行。

  “世界上已经不需要再多一台长相平庸的爆款车了。” 苏峻说。这听起来非常理想主义。

  V23 是一台越野风格的 “方盒子” 车,相比主流的轿车或 SUV,用户对它的喜爱和拒绝都来得更强烈。作为奇瑞首个新能源品牌,iCAR 是带着破圈任务的 “新势力”。

  苏峻希望 V23 这款车能月销 1 万辆,甚至 5 年能累计售出 100 万辆。实际的情况是——今年 3 月,V23 的销量是 5000 台,从去年 12 中旬开售至今的累计销量在 2 万台左右。

  苏峻当下的另一个身份是智米科技的创始人和 CEO。他在智米做出的首款产品 —— 一台空气净化器,靠着颜值和性价比,上市即成爆款,一年卖出 100 万台。做出爆品的感觉当然非常爽。智米在创立第三年,估值便挤进了 “十亿美元俱乐部”,这也让苏峻有了更大的野心:如果能把一款十万块钱以上的商品也卖成爆款,“那该有多爽?”

  2021 年,苏峻在智米内部聚起 200 人开始造车,那正是新能源爆发前夜,特斯拉市值膨胀至相当于 4 个丰田。

  苏峻早年在清华大学取得设计艺术学博士学位,创业前在北方工业大学做过 14 年的工业设计系系主任。他擅长并醉心于产品设计。如果不造车,苏峻说自己可能会去做耳机或音响——总之都是竞争激烈、但产品本身很有意思的市场。

  他会把个人喜好灌注进产品。V23 的外观酷似克莱斯勒汽车公司旗下 JEEP 品牌 “牧马人”( Jeep Wrangler ),这是苏峻最喜欢的车之一,美式硬派 SUV 的代表,已在市场上长红 40 年,1993 年上映的《侏罗纪公园》里主角追逐恐龙开的就是这辆车。V23 屏幕下保留了实体旋钮,拧动时微微震动。苏峻觉得,这份震感所传达的互动效果是必要的,类似于按下 MacBook 触控板的感受。

  3 年后,他带着 V23 和团队与奇瑞合作,负责产品、营销、早期研发,后面的环节——量产、渠道、交付,是由奇瑞负责。今年 2 月,苏峻升任奇瑞汽车副总裁、 iCAR 品牌事业部总经理。

  在与我们的对话中,产品、设计和创新的话题会更让苏峻兴奋。当然,他也并不回避遭遇的挫折和困惑以及对汽车行业的敬畏。采购、制造、经销——接下来,苏峻需要在这些他相对不熟悉的领域尽快积累能力。毕竟,一家汽车公司的总经理不一定要懂产品,但一定不能只懂产品。

  以下为《晚点》与奇瑞汽车副总裁、 iCAR 品牌事业部总经理苏峻的对谈:

  晚点:iCAR V23 在过去三个多月销售了约 2 万台,3 月销量 5000 台。发布会的震荡算是消散了吗?

  苏峻:第一波用户量没有完全达到预期,但这个成绩并不差。从种草到买车需要很长时间决策,我们可以做慢热长红的产品。

  晚点:用户在发布会后对 iCAR V23 的评价反转,主要集中在定价争议。你觉得意外吗?

  苏峻:发布会当时我有点懵,觉得价格挺公允、车也很好,我们没耍心眼。只是用户买车已习惯了预售和正式售价之间要有一个大的价差。401km 版本预售价是 11 万元,用户脑子里想的是实际只要付 9 万元或者更低,当看到最终售价是 10.98 万元,大家觉得我们在刻意耍心眼、JN江南app飘了。

  晚点:没有一个同事事先提醒你吗?用户觉得你们预售时隐瞒了续航 301km 入门版,它的售价正好是续航 401km 版本的 9.98 万元。

  苏峻:这是最大的 Bug(长叹一口气)。发布会前我确实注意到这车的锚定价格已经被广泛地传为 9 万 9 千元 ,这个价格让 V23 获得了更多关注。因为我们讲得不够清楚造成了误解,这肯定是决策层的问题。

  现在回想,当时好像大脑宕机了。心态可能是有点问题的:如果我们说有 3 个版本,再定一个更高的预售价,那小定成绩会不会掉下来?团队可能太渴望成功了。

  晚点:关键问题是 9.98 万元买一辆续航 301km 的车,用户觉得不值。

  晚点:你创立智米 10 年开过很多场发布会,按说经验丰富。为什么这场发布会反而搞砸了?

  苏峻:发布会上我确实用力过猛。那场发布会承载了那么多人、那么多年的努力,太重要了,我就讲了太多相对自嗨的设计,想强调独特之处,但用户等着听价格,会觉得我说太久了。

  苏峻:看过。小米手机和生态体系卖产品的习惯是一口价,不搞预售——这很像写了价签再改、再打折,我当时想,为什么不诚实一点呢?

  我们反思总结了两点:第一,永远从用户的角度看;第二,永远说最真实的话。假如我们早期就把真实的用户拉进来,让大家参与,可能这个 bug 就没有了。但我们没有这么做,这是个盲区。

  晚点:这是你 2014 年创业后第一次给用户道歉。而你其实不赞同汽车业预售价打折的方式,“跪下” 有一丝犹豫吗?

  有天晚上我给设计师做直播,一下冲进来两三千人,拼命刷屏问我为什么欺骗他们。我就说,好吧,干脆别管原先的直播主题了,先解释清楚这件事。用户听完明白了其中有误会。这件事的底层还是我们认认真真地给大家做好东西。

  我们收集、整理了用户对 V23 的反馈,有十几项功能,会根据成本、体验做筛选和改进。我们会尽量基于汽车体系做事,认实用户,用他们认同的方式做事。

  苏峻:颜值。这在预期内,没开过这个车的人可能误认为这台车只有颜值,但开过的人能感受到操控、底盘、续航等产品价值。

  苏峻:我们用 “特色车” 去吸引一部分用户,他们的共同特点是有品味、注重生活细节,虽然不会开这辆车去硬核越野,但能感受到它的越野姿态。

  小的细分赛道也是大市场——这是汽车行业的特点。牧马人很小众,但过去近二十年,它在美国每年能卖一二十万台。

  苏峻:我最初觉得这台车主要面对 “小米用户”,比如一线城市的年轻人。但事实上,买车的中年人比预想多——V23 是他们的 “第二台车”。也有车主是开着法拉利、路虎来提车。

  所以我们把用户的定义延伸为 “有年轻心态的人”,他们有活力、热爱生活。如果开着 V23 出去被围观,他们会感觉不错。

  苏峻:我们最初是在智米组建的造车团队,习惯性地把年轻人当核心用户,但车造好后是和奇瑞合作完成量产和销售。

  晚点:新能源车的淘汰速度在加快,有的车款不到两年就停产了。V23 凭什么 “慢热长红”?

  苏峻:三电、智能化会让新能源车产生很多变化,但我觉得 V23 的产品气质或者说产品精神应该很持久。

  我们不会跟随突然流行的某个元素,比如随大流改成和大家一样的条形灯。这是团队从一开始决定造车就坚持的理念,你可以说是一种理想主义。

  这个行业需要更多真心喜欢产品的人,如果把它纯粹当成生意,就会做一些短期主义的选择。

  苏峻:燃油车时代,法拉利、保时捷、兰博基尼那么多理想主义的车企都成功了。《哪吒》、黑神话悟空在中国不也很成功吗?想象一下,20 年前它们既没有空间,也不会受认可。因为大家想的是怎么更便宜。日本或者欧美车企之所以有理想主义,因为社会够富足。

  人类对多样性的欲望无法阻挡。当很多车企不站在 “科学技术和人文的交叉点”(这是 Apple 创始人史蒂夫·乔布斯常用的说法)上,而我可以,那这将成为优势。

  晚点:目前哪家中国车企秉承理想主义且活得不错?面对激烈竞争大家更多造没有短板的 “木桶” 车,因为用户 “既要还要”。

  苏峻:我认为没有,这是中国汽车行业的遗憾。我们不敢说要第一个做成这样的公司,但坚持理想主义造车的企业肯定很稀缺。iCAR 一定有生存空间,只是不能那么着急。我们进来得早了些,还没到百花齐放时。

  特色车永远只能吸引一部分人。我们也不会做一个 80% 的人都喜欢的车,那意味着这个团队没有存在价值。现在再做一台样子平庸的爆款车有什么意义?无非是浪费一套模具、抢一点销量。这个世界需要斯巴鲁、MINI 或吉普,但不需要再多一台 “路人甲”。

  苏峻:能做到高销量是一种能力,也有其社会价值。亨利·福特曾反问,全世界还需要不是黑色 T 型车的车吗?但我们这些人不以此为追求。如果有人说给你足够的钱去做一家丰田,我会说,“对不起,我不喜欢”。

  晚点:你在智米做第一款产品空气净化器就是爆品,造车却交了这么多学费。你觉得这两轮创业最大的区别是什么?

  苏峻:一两千块钱和十几万元的东西决策逻辑差距特别大。汽车产品的链条更长、试错成本更高,购买决策关系到性能、安全、品质、品牌、设计审美。现在我对汽车行业更敬畏了,进入这个行业一定会要学很多东西。

  苏峻:尹总(奇瑞控股集团党委书记、董事长尹同跃)会提更高的要求。iCAR 在奇瑞的任务是让品牌向上破圈、更具精神气质。我们是长期主义心态,不看一城一池,更在意产品是不是有调性又有规模,现金流和综合盈利性是否更健康。

  苏峻:比如定价方式,过去是用一口价的逻辑做预售,下一台车可能直接一口价。

  苏峻:我们比较依赖经销商,最终肯定是充分沟通后形成共识。假如经销商就是反对,我们怎么会一意孤行?这可能会体系性崩塌。

  晚点:你的设计师说,其他车企是老板定方向,团队出方案。iCAR 的创作自由很大,给出很多个版本,每个都不同。造出第一辆车后,你在定义产品的方法上会有什么调整吗?

  苏峻:大策略还是如此。现在的新能源车整体还是像燃油车,智驾普及后,车的形态可能会发生更大变化。在具体产品配置上,我们会更多元、更深入地感知市场,降低个人喜好对判断的影响。

  晚点:10 万- 20 万的车在成本限制下一定有缺点。这和你的理想主义之间怎么做取舍?

  苏峻:力所能及以内做到最好,和用户最看重的需求拉齐,这是尖点,剩下要绝对不是短板。

  我是非常现实的理想主义者——先活下来再去实现理想,而不是为了理想把自己烧死。我在小米生态学到的基本逻辑是快速闭环,我不是烧钱去做一个虚无缥缈的东西,V23 一定会上量。

  《反脆弱》这本书里提到 “杠铃策略”,法则是生存线以上可以极度冒险,前提是保住底线。即使是乔布斯,被赶出苹果再回归后也变成了现实的理想主义者,他会做创新性极低、几乎只换了颜色的 iMAC ,而不是技术超前但亏损巨大的 Apple Lisa,就为了把货卖出去、先让现金流回正。雷军经常说,账上永远要起码有 18 个月的员工工资,小米也是在有 1500 亿元现金储备时造车。

  晚点:智米过去的经验在家电,但判断一辆车的尖点比净化器难多了。比如 V23 没有后雨刷。

  创业早期,靠我个人做创新产品,后来我发现产品端依赖一个大产品经理太危险了,特别容易枯竭或者偏差,大概率第一炮能打响,第二个产品就会出问题。所以要控制住方向、配合团队力量。

  苏峻:我们当时想把产品做得精简,特斯拉的用户也很习惯没有仪表盘。后来 V23 产品内饰在网上露出后,有用户就反馈需要,但当时来不及标配仪表盘了,改动的工程范围很大。

  特斯拉可以这么干,它靠技术力和影响力具备了 “不听” 的能力。既然我们的很多用户要,那就可以增加一个配件。我们不轴。

  苏峻:情绪有波动,但他们扛得住。争议最多时我也没有觉得受伤,只要我稳定,团队就稳定。

  苏峻:回微博是习惯。造车会不停出现心力不够的时刻,甜蜜就一刹那,比如画出了关键的一张图,但崩溃的临界感常常有。我们想要做让人眼前一亮的车,所有人苦苦地找产品方向,但会有偏差,等看到车型油模,发现它不是我们想要的东西。你看这桌上的三个车模全都是试错。那时心里最响的声音是 “这样下去是不是就完了?”

  苏峻:所有人放假一礼拜,然后重来。我们聚在一起不只是为了把事完成,核心是把事做好。做不好,意义就归零了。

  创新特别精彩,但也特别脆弱,我特别努力想留住创新的种子。如果团队里有人忽然提新想法,然后被一个嘴巴打过去、被否定,两三次后他就不再说话了。这就像我带学生时绝对不会把作业随便扔回去。

  只要战略正确,大方向不犹豫,就能平衡好创新和效率。我们要保持住愿意重启、愿意提异议的氛围。

  汽车太复杂了,你问我为什么没做对?可能没有一个产品经理能全部做对所有细节。设计做得越深,产品越简洁,但你不能这样要求消费者。年轻人可能说 “我可以不用,但你不能没有”。

  晚点:如果大车企用资源倾轧,用更低的价格卖和 iCAR 相似的车,你怎么防守?实际上他们已经这么做了。

  苏峻:这很可能。汽车行业特别习惯干围攻光明顶的事情,但 iCAR 的核心力量是源源不断的创造力,总不能我造一台、你抄一台。

  苏峻:我去德国都灵汽车博物馆时很震撼,在汽车行业最繁盛时,创新力极强。汽车当时是全世界最先进的行业,吸引了最聪明的人,创造了多样化的车。所有人开一样的车太无趣了。

新闻推荐

友情链接:

在线客服 : 服务热线:400-303-0234 电子邮箱: https://www.xyyy99.com

公司地址:JN江南有限公司

JN江南有限公司,拥有占地面积57000平方米,建筑面积100000平方米的净水生产基地,是目前国内同行业中集产销研,服务一体的高新技术生产...

Copyright © 2018-2024 JN江南(中国区)体育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  xml地图  txt地图  网站地图  备案号: